“王院长,能不能给我加个号?听说您很快要回北京了,我们后面再看病该咋办呢?”这是王景尚大夫最近出诊时听到的最多的话。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他都会毫不犹豫的给患者加号看诊,因为在他的心中“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帮助更多的患者,为他们解除病痛”是最重要的、最开心的事,也是他参加博士服务团来到祖国大西北、扎根服务陇原大地这片热土的初心之一。
壮心赴陇原,全心山河间
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的一名中医大夫,他37岁就已获聘主任医师,还先后获得“首都卫生健康青年榜样”“北京青年榜样”“首都卫生健康未来之星”等荣誉,因为医术精湛,被医院同事们亲切的称为“温太医”,在院内外拥有大量粉丝。2023年12月,当他选择主动申请参加中组部、团中央选派的博士服务团来到祖国的大西北进行帮扶服务,在很多人看来是不能理解的,因为“获益”不大、对他的职称晋升和职务提升都没太大价值。每当面对这样的疑问,他都会淡淡一笑,因为在他的内心当中本来就没有把这些看的太重。“作为一名农村长大的孩子,在成长当中得到国家和组织不断培养的人,在年轻的时候,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尽己所能服务基层百姓,是我认为回报祖国和组织培养、不负青春韶华、实现人生价值追求的最好方式”——这是他参加博士服务团的初心。
2024年1月22日,带着组织的信任和嘱托,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他成为第24批赴甘肃博士服务团的一员,到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挂职副院长,协助分管医院科研、教学和中医药/中西医协同发展工作。他迅速适应角色转变,很快就融入了新环境,打开了工作局面,得到了院内职工一致认可。
倾心守一线,专心解患难
作为一名中医大夫,挂职期间他积极要求参与临床一线工作,每周定期出诊2次,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真真切切的为当地群众服务。从2024年3月份开始出诊,凭借高超的医术,很短的时间就打开了局面,门诊患者迅速攀升,次均门诊量超70人次,诊治的不仅有省内患者近到白银、临夏,远到敦煌、酒泉,还有很多从宁夏、青海、西藏、新疆、陕西等周边省份慕名而来的患者、也有从首都“打飞的”来的老患者,目前诊治患者近4000人次。在看病过程中,他耐心细致、认真对待每一个人,很多久治不愈的疑难病患者都得到治愈,受到了广泛好评:有来自白银市会宁县农村的女性患者,饱受产后关节痛之苦10余年,服药两周后即基本痊愈,后将其父母、兄弟姐妹、子侄朋友10余人组团来看诊,均有显效;有来自甘南的孕妇、因为绒毛膜下血肿出血月余、久治不止,服药1周血止、2周血肿即消;有来自张掖甘州区的患者,饱受面肌痉挛、头痛之苦近10年,在他去甘州区妇幼保健院义诊时看诊后得到缓解,后坚持到兰州复诊,现已痊愈;有兰州患者面部浮肿怕冷5年余,服药1周即愈;另有原发性痛经、不孕症、复发性流产、失眠、哮喘、顽固性荨麻疹、鼻炎等疑难杂病均有显效。病人中既有1岁小儿,也有九旬老人,病种涵盖妇科、男科、儿科、内科等各科疾病。
暖心助基层,爱心护健康
为进一步普及中医药文化,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中医药服务在基层的普及与应用,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医院及各级部门组织的“下基层义诊帮扶”活动,先后前往甘州区妇幼保健院、积石山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夏河县人民医院、会宁县妇幼保健院、通渭县人民医院、枣林西路社区金华苑小区等区县乡镇社区参加义诊活动16次,现场义诊服务患者500余人次,开展业务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10余次,进行相关学术讲座10余次,受众近1000人,受到了当地群众普遍欢迎和赞誉。同时,作为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的成员,他积极利用一切时间进行科普,除了科普视频的录制工作,还先后前往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兰州银行、甘肃省铁路投资建设集团、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经济广播开展线下和线上科普讲座4次,受众超20万人次。
真心传帮带,实心教培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临床中,他不断地总结当地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思路,并通过定期进行中医临床查房,开设“岐黄讲堂暨青年中医临床能力培养与锻炼浅谈”系列讲座10余次,有针对性的对院内中医从业人员进行专项讲座辅导,先后带教青年医师和学生30余人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院内中医相关人员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此外,积极参加进行院内中医药和中西医协同推广工作,开展中医诊疗周活动3次、参与院内疑难病例会诊和MDT讨论20余次、协助中医科制定相关协定处方和制剂6个,规范诊疗项目5项、建设中西医联合查房示范科室;2024年医院中医药相关门诊及住院人次、中医适宜技术开展情况、业务收入、区内知名度均有显著提升。同时2024年医院先后入选“国家妇幼中医药特色建设单位”“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为医院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匠心促合作,精心搭平台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组织的力量是无限的”。作为一名挂职干部,一名来自首都北京的中医药工作者,他将自己个人优势和组织优势结合起来,利用一切资源,真心实意助力陇原发展。一年间,他先后组织协调邀请50余位临床、科研、护理、管理和产业专家来甘肃考察交流指导工作,进行相关学术讲座、座谈交流10余场,助力医院学科建设、合作交流、助推中医药产业发展。首先,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的一员,邀请医院院长、科技处长、产科、妇科、护理、中医等10余名专家来院开展学科建设、绩效管理、科研管理、护理管理及现场教学指导和分享、交流工作方法,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北京市青联委员、医药卫生界别副秘书长,积极组织联络,筹划了由北京团市委、北京市青年联合会、甘肃团省委、甘肃卫生健康委共同举办的《“京甘青年携手,共佑百姓健康” 北京市青联服务团甘肃行》活动,组织邀请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全国知名三甲医疗机构的10余名不同专业的优秀青年医学专家走进甘肃省中心医院、积石山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夏河县人民医院,开展义诊咨询、教学查房、学术交流和科研讲座,有效助力了医院相关学科专业与国内一流学科间的沟通联络、服务了当地群众、得到一致好评。活动还邀请8名经济金融界别委员参与活动,进行了药品捐赠及产业商业洽谈。相关活动得到了人民日报、中国网、医师报、新甘肃等10余家媒体关注报道。
创心凝青联,齐心链资源
凝聚青春力量,彰显青年担当。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的一员,积极组织联络,邀请到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展研究办公室主任张霄潇,副主任委员、国家杰青、海军军医大学张磊教授,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刘德文教授、中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纪委书记董政起及内蒙古自治区中医院李旻辉教授、广西中医药大学赵立春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王彬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徐愿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陈扬教授等1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药临床、科研及产业领域知名专家走进甘肃开展“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走进甘肃学术交流活动”。与会专家先后考察调研了中国药都·陇西药圃园、首阳镇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甘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丝绸之路”中国甘肃中医药博览园,并在陇西县政府开展“汇聚青年智慧 助推中医药产业发展”交流座谈会,与会专家就中药育种、质量管理、产业发展布局、科研协作、县域特色品牌打造、院内制剂培育等方面进入了深入交流。调研了夏河县藏医医院、夏河贡保堂藏医院,详细了解藏医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就如何突出治疗特色、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行合理开发和科学研究、做好对外宣传联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开展了“汇聚青年智慧 助推科研创新”学术交流活动,助推医院国家基金申报和科研创新工作发展。通过以上努力,进一步加强了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中心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之间的联系,医院各专科和首都相关领域优秀专科专家的联系,促进了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专家与甘肃当地产业行业专家的联系,同时也促进了京甘两地优秀青年委员之间的联络,努力发挥好作为桥梁纽带的作用。此外,他还积极协助完善医院科研教学和人才工作相关规章制度和措施10余项,助力医院的科教工作发展和人才培养。2024年医院科研项目立项数、获资助经费数、科技成果奖项数显著提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教学成绩也显著提升。
丹心耀陇原,初心从未变
“一段挂职路,一生甘肃情”。一年的挂职时间是短暂的,但是陇原大地的一草一木都铭刻在我的心中。“作为一名新甘肃人,这里已成为我的故乡,如果家乡人民有需要,我会义无反顾、经常回家服务!”——这是王景尚面对患者问题时给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