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是通过动态心电图仪记录患者日常生活状态下心脏电活动(通常为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全过程,并借助计算机和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处理,以检测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时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为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优势在于无创、易操作且记录时间长,能反应活动状态的心电变化,从而扩展了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动态心电图并没有辐射,因此对孕妇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① 观察心脏的节律变化和缺血情况与日常活动的关系。
② 了解心悸、眩晕(晕厥)等症状的发生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
③ 识别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快速性心律失常。
④ 协助诊断胸痛的病因、识别体表心电图上无明显表现的非典型胸痛,并评估心肌缺血负荷的大小、缺血持续时间与ST段压低程度。
⑤ 评估心率或异位节律的频率及复杂性,以便做出诊断和/或确定侵入性治疗方法(如射频消融、安置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
⑥ 协助评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及用药后疗效。
妊娠期为什么要做动态心电图
妊娠期,为了满足孕妇高代谢和胎儿的需要,心脏需要“加班加点”、“快马加鞭”来泵出更多的血液,否则便会供不应求,这就引起了心跳加快等一系列心脏适应性变化。临床上心律失常的表现形式变化多端,孕妇心律失常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隐匿。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心悸、胸闷、黑朦、全身乏力、头晕等不适,临床心脏查体多无明显异常。同时,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能够影响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需要早发现早干预。
因此,妊娠期心律失常的正确诊断和及时处理,对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尤为重要。常规心电图通常记录静息状态下心电信号,很难捕捉到心律失常发作当时的心电图,而动态心电图持续长时间监测,很好地避免了这一情况。
病例分析及思考
♡患者,女,30岁,孕34周,因“心律失常”于2024-07-02请内科会诊。孕期产检ECG发现频发室性早搏,有活动后乏力,无心慌、胸闷、晕厥等不适,无夜间阵发呼吸困难。
2023-12-25 多通道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1.窦性心律;2.正常范围心电图。
2024-07-02 多通道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1.窦性心律;2.室性早搏(三联律);3.ST-T改变;4.请结合临床进一步检查。
♡随后进一步完善动态心电图等相关检查。
2024-07-03 Holter结果:1.窦性心律,平均心律90次/分(61-128);2.房性早搏6个;3.室性早搏24988个,呈两种形态,成对1对,三联律2261阵,可见室性融合波;4.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阵,最长3跳,发生于17:28分;5.部分左心室高电压。
图 1 2024-07-03 Holter片段图
♡随着孕周增大,血容量和心脏负荷同样增加的情况下,严重的心律失常会导致孕妇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甚至影响妊娠结局,危及母婴健康。
♡内科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后,复查动态心电图。2024-07-30 Holter结果:1.窦性心律,平均心律75次/分(54-105);2.房性早搏有2个;3.室性早搏有5280个,三联律388阵,有两种形态;4.部分左心室高电压。
图 2 2024-7-30 Holter片段图
♡对比两次动态心电图结果发现,该患者经药物治疗后,24小时室性早搏数量由24988降至5280,围产期心血管事件风险进一步降低。
♡所以,对于妊娠期妇女,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有助于对妊娠期心律失常做到早期识别、精确诊断、及时干预,为围产期安全保驾护航。
[1]JS S ,N V ,I C , et al.2017 ISHNE/HRS动态心电图和体外心电监测/远程监测专家共识(2):诊断适应证及临床预测[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9,28(04):229-237.DOI:10.13308/j.issn.2095-9354.2019.04.001.
[2]JS S ,N V ,I C , et al.2017 ISHNE/HRS动态心电图和体外心电监测/远程监测专家共识(4):心脏远程监测的现状、前景与建议[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9,28(06):389-396.DOI:10.13308/j.issn.2095-9354.2019.06.002.
[3]REGITZ-ZAGROSEK V, ROOS-HESSELINK J W, BAUERSACHS J, et al. 2018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during pregnancy [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8, 39(34): 3165-241.